HASH GAME - Online Skill Game GET 300
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建立以政府补贴培训、企业自主培训、市场化培训为主要供给,以公共实训基地、职业(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和行业企业为主要载体,以就业技能、岗位技能提升和创业创新培训为主要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实施体系。围绕市重点产业企业就业需求,大力实施以初级技能、专项技能为主的就业技能培训;围绕人岗相适,大力实施以岗位技能为主的新录用人员及转岗人员岗前培训;围绕技术进步,实施以新技术、新工艺为主的在岗职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四)鼓励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结合市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推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工作室建设。对市级以上优秀人才、技师以上技能人才等实施“师带徒”人才培养工作,徒弟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晋升一个等级,给予带徒师傅一定奖励。鼓励企业技能大师工作室与博士后工作站等建立对接机制,共同开展集智创新、技能研修、技术攻关、技艺传承等活动。市重点产业规模以上企业选派工作满一年的员工到外地培训并取得高级工及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企业可按相关规定享受职业技能培训补贴。
(六)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支持职业(技工)院校与企业共同招生招工、联合办学,鼓励职业(技工)院校与重点产业企业合作举办技能人才“专班”。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对重点产业企业与市内的职业(技工)院校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从就业补助资金中对企业的培训培养费用给予相应补贴。实施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落实“四免一补”(免学费、杂费、书本费、报名考试费,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的补助政策。选拔一批有志从事农业农村青壮年、返乡农民工和退役军人到农业类大中专院校免费接受学历教育。
(八)突出职业技能竞赛引领。组织具备条件的职业(技工)院校和企业,申报国家级、省级职业技能竞赛集训基地。鼓励重点产业主管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及行业协会、职业院校、相关企业举办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和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对参加国家级及以上竞赛获奖选手、省级一类竞赛前三名选手、省级二类竞赛和市级一类竞赛第一名选手可作为三明工匠的优先推荐对象;对参加省级及以上竞赛前三名的获奖选手、市级一类竞赛第一名的选手授予“三明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九)健全技能人才多元评价体系。完善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工匠精神培育和职业道德养成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突破年龄、学历、资历、身份等限制,对掌握高超技能、做出突出贡献的一线优秀技能人才,优先推荐参加技师、高级技师考评;对技能水平高、业绩突出、贡献较大的生产一线技能劳动者,可通过考察能力、实绩和贡献,直接认定职业技能等级。支持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经人社部门认定具备条件的企业,可在国家职业标准框架内,独立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十)完善技能提升激励机制。强化技能价值激励导向,支持劳动者凭技能提升待遇。鼓励企业建立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与待遇挂钩制度,对高技能人才实行技术入股、创新成果入股、岗位分红和股权期权激励。继续组织推荐优秀高技能人才参加三明工匠、省级技能大师遴选活动。鼓励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的工科类毕业生和技工院校高级工(预备技师)班毕业生毕业后1年内到我市重点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就业,可从人才经费中给予毕业生300元至3000元/人·月的生活补贴,补贴期3年;符合条件的享受相应额度的安家补助。